指纹技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是指纹技术的发源地为世界所公认。初唐大学士贾公彦在为《周礼》注疏时明确指出;“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卷。”在契约上加盖指纹以证明诚信自唐代起成为社会习俗沿袭至今。古代影视剧中,犯人签字画押也是按指纹。
指纹技术在我国成熟应用一千多年后,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到欧洲。在现代社会中。指纹被应用于公安、法院等法律部门,作为身份鉴定的有效证据。指纹现在不仅仅用在司法调查中,还用在安检、电子产品等诸多领域。
指纹技术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六千多年前)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出土了许多六千多年前的陶器,有些上面附有清晰可见的指印。
秦汉时期(B.C 221年-A.D 220)
据《云梦秦简》记载,在秦朝已经将手足留下的印记作为审判物证。
唐朝(AD 650年)
贾公彦成为世界上最早通过指纹鉴别作品的作家。同时期,签订契约使用指纹当作图章。
宋朝(AD 1023年)
《宋史·元绛传》记载了一起利用指纹破案的典型案例
1684年
英国生理学家Nehemiah Grew(格鲁)向英国皇家学会递交了一份关于他对手指和手掌纹理形式的观察报告,描述了汗孔,皮纹脊纹及其排列方式。
1685年
意大利生物学家和医学家Marcello Malpighi发表了“De Externo Tactus Organo Anatomica Observatio”,记述了他用显微镜观察手掌及手指皮肤上褶皱纹线图案的结果。
1788年
德国J·C·A·Mayer第一位写出指纹分析基本原则,阐明:尽管每个人的指纹决不会重复,但可以归纳出一些相似点。
1823年
捷克John·E·Purkinje,伯莱斯劳大学解剖学教授,第一位根据纹形将指纹分成九种类型。
1858年
印度孟加拉邦Hooghly行政首长WillianJames Herschel 注意到指纹的特异性和稳定性,要求领取养老金时按捺指纹,这是指纹正式的官方使用以鉴别人身。
1880年
英国人Henry Faulds,在Nature(《自然》)期刊上发表论文,建议在犯罪现场采集指纹作为证据。
1892年
英国Francis Galtin爵士,首先提出斗形纹、箕形纹和弧形纹三种纹型的基本分类法。他的《指纹》是近代指纹学诞生的标志。同年,阿根廷法庭第一次采信指纹证据。
1897年
美国人Harris Hawthorne Wilder研究手掌的各指球区域,将它们命名为A、B、C、D三半径点并发明了主要纹线索引。
1898年
发生在孟加拉的一起谋杀案,是全球第一例以指纹定罪的案例。
1902年
英国Henry Jackson诉讼案中指纹物证第一次被法庭接受。在纽约,Henry P. DeForrest博士将指纹辨识系统运用在市民服务上。
1904年
美国政府开始采集指纹数据。
1911年
美国第一次采纳指纹作为孤证。
1930年
中华指纹学术研究会会长、中央大学刘紫菀教授编著的《中华指纹学》一书中,首创“中华式指纹分析法”。
1956年
中国大陆由公安部根据中国人的指纹特点,指定了十指指纹分析法,实行在刑事、民事案件的侦查上。
60-70年代
有些国家开始研究指纹自动化识别系统,以便能迅速、准确地判断不同的指纹。
80年代
北京大学开始研究指纹自动识别技术。
1990年
中国指纹自动识别技术进入国际市场,被国际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
2012年
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明确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指纹信息。
2018年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最新研发的纹识别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指纹的无标注比对,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够实现指纹比对完全自动化的技术。
显现作为指纹处理的第一步,在具体的案件中,应综合案件事实、遗留客体的性质、指纹类型及遗留时间的长短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指纹显现方法。在指纹显现方法选择的顺序上,也要遵循先无损后有损的原则,能拍照提取则优先拍照,不能拍照的要按照对客体损害程度大小的顺序依次进行。拍照后通过计算机对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对图像进行了加强,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准确率,对后期的检验鉴定具有很高的价值。
1877年
法国医生Aubert在研究皮肤病和腺体分泌过程中,将硝酸银溶液涂在纸上显出了汗液指纹,成为创立指纹显现法的第一人。
1920年
Mitchell介绍了碘、溴、溴化汞及四氧化锇气熏指纹的方法,其中碘熏法后来应用广泛。
1954年
瑞典犯罪对策学家Oden和Vonhofsten首先利用茚三酮显现出了汗液指纹。
70年代中期
非渗透性客体上潜在指纹的粉末刷显法。
1976年
B.E.Dalrymple, J.M.Duff和E.R.Menzel在密西根-安大略鉴定年会上首次报道用氩离子激光器显出了指纹。
1978年
日本国家警察局犯罪鉴定部首先使用α-氰基丙烯乙酯(502胶)熏显指纹,后传入美国并广泛采用。
80年代
金属真空镀膜法用于显现各种客体上的潜在手印。
1990年
美国的C.A.Pounds和G.Grigg等合成了DFO,使利用荧光剂显现指纹有了新的飞跃。
1997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成了茚二酮,其兼具茚三酮和DFO的优点,在指纹检验中广泛使用。
21世纪
各种先进指纹显现设备被开发使用,大大提高效率和指纹显出率
指纹与DNA的优势
有形可见
有动作方向
有先后次序
成都龙观飞宇科技有限公司 www.ilongon.com